- 想像一個現實的情況,那裡有個人的、地區性的及全球性的事件。我們把這些過去、現在與未來的事件重現,視像化及模擬出來,辯論及討論它們的問題及解決方案、好處及壞處、潛能及合用性、以及目標及結果;或許是在課室、工作坊、講座中作出互動;或許是在大型活動中,輔以多種模式的虛擬學習環境中使用。
- 想像一個辯論及討論的過程,參與者可以扮演一個角色,從社會文化、經濟金融、科學科技等不同背境及觀點,透過文字、動作、面部表情傳遞信息,穿越個人和群眾的外表、思維的不同,從而表逹同意、不同意、建議及詢問等不同參與者的觀點,影嚮參與者的決定。
- 透過跨學科協作平台,建立發展潛能創意的教學理論框架。
- 透過多用戶雙語(中英)互動故事創作平台,協助不同學科的老師及學生主動投入使用科技教學。
- 透過傳統及數碼教材課堂計劃及配合機制,協助老師自定、整合及發放教材,用作教學、評估及宣傳。
- 透過活動計劃,包括討論區、講座、工作坊及互動展覽,協助校長、老師、學生及公眾認識及利用計劃成果。